发表时间:2025-09-15
一、材料准备:确保合规与适配
先需核查涂料质量与适配性:选用符合 GB 12441-2018《饰面型防 火涂 料》标准的产品,检查产品合格证、检验报告,确认防火性能等级(如 B1 级、A 级)、干燥时间、耐候性等参数与施工场景匹配(如室内选用内墙型,室外需选耐水耐晒的外墙型)。同时根据施工面积(按涂料理论涂布率 100-150g/㎡计算,预留 10%-15% 损耗量)采购涂料,避免中途补料导致批次差异。
涂料使用前需预处理:单组分涂料需搅拌均匀(可用电动搅拌器,转速 300-500r/min,搅拌时间 5-10 分钟),避免沉淀影响浓度;双组分涂料需按说明书比例混合(误差≤2%),搅拌后静置熟化 10-20 分钟(不同品牌时间有差异,需参照产品说明),熟化后需在规定时间内(通常 4-6 小时)用完,防止涂料固化失效。此外,需准备同批次、同类型的封闭底漆(若基层为木材、金属,需先涂底漆增强附着力),确保涂层体系完整。
二、基层处理:保障附着基础
基层需达到 “平整、洁净、干燥” 标准:先清理基层表面的灰尘、油污、浮浆等杂质,可用砂纸(80-120 目)打磨木材基层,用钢丝刷清除金属基层锈迹,再用干净抹布或压缩空气吹扫残留碎屑;若基层有裂缝、孔洞,需用专用腻子修补,干燥后打磨平整,确保基层平整度误差≤2mm/2m,避免涂层厚薄不均。
基层含水率需控制:木材基层含水率应≤12%,混凝土、石膏板基层含水率≤8%,可通过含水率仪检测,若含水率超标,需通风干燥至达标(室内可开启除湿机,室外需避开雨天),防止后续涂层出现起鼓、脱落;金属基层需额外做防锈处理,尤其在焊缝、边角等易锈蚀部位,确保无锈迹后再进行防 火涂 料施工。
三、环境把控:规避施工风险
施工环境需满足温湿度要求:温度宜控制在 5-35℃,湿度≤85%,可通过温湿度计实时监测,若温度低于 5℃,需采取加热措施(如室内用暖风机,避免明火);雨天、大风天禁止室外施工,防止雨水冲刷未干涂层或灰尘附着影响质量。
同时需做好安全防护:施工现场严禁吸烟,配备灭火器(按 50㎡/ 具配置,类型适配涂料性质,如水性涂料配 ABC 干粉灭火器);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帽、防毒口罩、防滑手套,高空作业(高度≥2m)需系安全带,搭设安全脚手架,脚手架间距≤1.5m,确保施工安全。
四、工具配备:保障施工效率
提前备好专用施工工具:涂刷工具选用羊毛刷、滚筒(短毛滚筒,适配平面基层;长毛滚筒,适配粗糙基层),或空气喷涂设备(喷嘴口径 1.5-2.0mm,压力 0.4-0.6MPa,适合大面积施工);辅助工具需准备砂纸、刮刀、腻子刀、搅拌桶、量杯(用于双组分涂料配比)、遮蔽胶带。
工具使用前需检查:确保刷子、滚筒无脱毛,喷涂设备无堵塞,搅拌桶干净无油污,避免工具问题影响涂料均匀性;同时准备养护工具,为后续养护环节做好准备。